![]() |
|
|||
主持人:医药集团的发展成绩确实令人瞩目。您刚才提到了通过资本运作发展混合所有经济,请您具体谈一谈集团在这方面的思路和做法。
卢彦昌:在2006年,天津医药集团改革发展遇到多方困难,销售规模刚过70多亿元,实现利润才2亿多,国有企业负债率高达70%,实现利润仅占集团利润的20%。
面对困难怎么办?集团决定把结构调整放在首位,提出了“发展为重、调整为先、创新为主、追求质量”的方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困难。
当时,新一轮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浪潮冲击着固有的经营模式,集团领导班子意识到,单靠产品经营已经无法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难以把握未来发展机遇。必须创新经营模式,实施资本运营和产品经营双轮驱动,在资本市场找出路、谋发展。
首先是积极推进企业上市。上市是最好的股份制改革和最好的混合所有制。2010年力生制药上市融资20亿元,2013年天药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5.5亿元。目前,医药集团共有中新药业、天药股份、力生制药3个主板上市公司和迈达科技1个新三板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8%。公司上市不仅规范了企业管理,改善了公司治理,也为理顺股权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创造了条件。集团发挥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对内加快资源的整合,相继完成了力生公司控股生化公司、收购中央药业100%股权,中新药业收购宏仁堂40%股权、投资建成天津达仁医院,天药股份整合收购氨基酸原料药业务等,进一步集聚产业优势、提升发展质量。
其次,集团充分利用上市募集到的资金,积极进军生物技术领域,推进填补国内空白的肺炎疫苗项目产业化,成立了精耐特基因生物技术公司,瞄准抗肿瘤、抗艾滋病和抗代谢疾病等,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早早期基因诊断试剂项目,成为全球首个使用PAP技术进行诊断试剂开发的公司;同时,还积极开展对外兼并重组,引进了一批具有技术、品牌和市场实力的合作者,先后投资控股了眼科B超龙头企业迈达公司、高端影像技术领军企业邦盛公司、亚洲第一大医用消毒片生产企业普光公司和全国医用高分子制品行业大型企业哈娜好公司,努力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第三是积极推进产融合作。借助自身财务资信AA+评级优势,我们与金融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采取票据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和财务风险。2007年以来,累计发行中期票据34亿元、短期融资债券10亿元、私募债10亿元,降低融资成本,节约资金成本近亿元。积极为所属企业争取低利率融资,仅2013年累计办理担保业务40余笔,担保总额达14.7亿元,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支持。集团先后斥资37.2亿元参股天津农商银行10%、天津银行9.8%股份,为集团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动力。
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集团基本完成了从产品研发、制造、批发零售到医院终端和社区街道的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建成了3大中药生产基地、5大化学药物研发生产基地。目前,皮质激素原料药、新型头孢菌素中间体和核黄素磷酸钠产能位居世界第一,拥有世界最长最完整的头孢类生产线,药用氨基酸原料产销量国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