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记者从水上公园改造指挥部获悉,备受关注的水上公园改造项目给出了最后的竣工日期,6月15日,公园的各项改造工程将完工,这将比预计的7月底完工计划提前一个半月。
记者在水上公园施工现场看到,虽然烈日炎炎,但是施工现场仍然是一派繁忙景象。目前,园内桥梁、道路、建筑正在紧张地进行外部装修,待施工完毕后,将进行最后的道路铺装和园容整修工作。
![]() |
眺远亭粉刷一新 |
明清风格效仿“颐和园”
此次水上公园改造,整体风格凸显明清韵味,院内建筑、桥梁均由具有古建资格的施工单位进行建设。“水上公园改造吸收借鉴了许多明清园林的经典设计,其中,尤其以园内桥梁最为突出,很多桥梁模仿了颐和园内的桥梁造型。”桥梁施工负责人李明安表示。据悉,颐和园中的绣漪桥、玉带桥、半壁桥、锣锅桥、九曲桥、十七孔桥,在水上公园都能找到身影。
![]() |
玉水桥效果图,该桥的设计风格让人联想到了颐和园的十七孔桥 |
![]() |
施工人员正在对桥梁进行外部装饰 |
在桥梁结构形态突出明清风格的同时,桥梁装饰的细微之处还融合了一些“时代”元素,进行了古今“混搭”。“桥梁的装饰物我们选择了汉白玉材质,这样可以使桥显得晶莹剔透。在桥梁的每个汉白玉栏杆的柱头上,特意绘制了‘祥云’的图案,这既与桥的整体风格相一致,又让人回味北京奥运会。”李明安说。
![]() |
桥栏杆上的祥云图案 |
据了解,这些新桥与原来的桥梁相比,高度普遍提升,这样做是为了使各种游船自由通行于园内水系,使整个水上公园湖泊连成一体,方便游客泛舟湖上。
公园设施安全系数全面提升
考虑到免费开放后公园游客量将猛增的情况,此次水上公园改造也将设施的安全放在了重要地位。
“水上公园以水著称,园内临水地带较多,为了让游客既能亲水、又能保证安全。我们对临水的长廊、桥梁、地面等设置进行了更新、加固,保障游客游园安全。”水上公园提升改造项目副指挥魏侠表示。
水上公园建成50多年来,先后建造了仿古形式为主的各式长廊,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廊文化。但是,由于建造时间较长,园内长廊略显陈旧,座椅等设施也有损坏。此次提升改造,公园对原来水晶广场上的红色长廊进行了重建,扩大了长廊面积,并对座椅、立柱的承重能力进行了提升,使设施更加坚固耐用,满足游客歇脚、纳凉的需求。
![]() |
水晶广场长廊效果图 |
园内7座桥梁此次改造也全部进行了整修,在注重造型的同时,也在桥梁的安全性上下足功夫。“考虑到免费开放后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园内的4-7号桥,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步行结构,修建成可以通过车辆的桥梁,桥的承重能力要求比改造前高出很多。”桥梁施工负责人李明安说,“在人员满载的情况下,对桥梁栏杆扶手的承重能力进行了加强。目前,园内桥梁的栏杆宽度达到20厘米,比以往10厘米厚度标准,整整提升一倍。”
另外,园内湖边的栈道地面多为石材,考虑到下雨天路滑等因素,此次改造,园内荷花池附近的亲水栈道均更换为具有吸水性的木制材料,防止出现水大路滑的情况,保障了游客的游览安全。
公园外租场所一个不留
水上公园自从改造之初,北方网的网友就在论坛提出过如何处理外租设施的疑问。记者从水上公园提升改造项目指挥部得到了这一问题的明确答复:“公园内的外租场所将全部收回,外租场所一个不留。”
此前,水上公园曾有碧波庄、高尔夫球场、万佛岛等合作项目,其中以万佛岛的合作项目最久,有近20年的历史。“万佛岛是西湖上的一个湖心岛,岛上没有与园内其他各处相连的桥梁,此前都是靠游船接送上岛游客,由于是此前参观该岛需要收费,因此每年上岛的游客并不是很多。水上变成免费公园后,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公众需求,因此,公园将收回管理权,将岛无偿开放。”水上公园提升改造项目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 |
万佛岛的管理权将收回 |
此次公园提升改造,包括万佛岛在内的出租场所将悉数收回。目前,指挥部正在与合作方就有关合同和赔偿等事宜进行协商。今后,水上公园内的设施将统一管理,让这些景区景点恢复公共服务职能,还绿于民。